专家分析当前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阶梯型补贴或消费券可刺激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周頔 北京报道

  10月18日至20日,以“信任和信心”为主题的2024金融街论坛在京举行,主论坛及各分论坛上,多位学者专家就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比较活跃,而消费比较稳定。他认为,明年要继续使投资和进出口更加活跃,使消费能够企稳回升,这样“三驾马车”在明年就会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谈及明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卢中原认为,要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明年应该努力争取5%左右的增长速度。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则指出,中国宏观经济目前正处在一个转折期,之前是高速度增长,目前是高质量发展。这个重大的转折要经历一个时间段,在这过程中,中国的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升级转型是主要的特点。当前针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结构转型的阵痛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有效的政策。他认为,财政领域还将会出台一系列保民生、保稳定、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因此他对今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持乐观的判断,相信中国今年有望完成5%左右的增长目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副主任、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江涛指出,要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量的合理增长需要未来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速。李江涛称,从中长期来看,根据国家发展所规划部署的一系列战略,可以相信未来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广阔前景。

  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态势

  为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房地产市场迎来了政策“组合拳”,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与此同时,各地房地产市场优化调整措施不断推出,助力楼市企稳。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统计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房地产政策对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发挥了积极作用。1-9月份房地产投资下降10.1%,降幅与1-8月份持平,无论商品房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金额,降幅都明显缩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其中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3.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

  对明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卢中原在主旨演讲中表达了比较乐观的态度,他希望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包括房地产投资也能够达到7%—8%。

  卢中原分析认为,当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明显利好房地产发展,一方面限购、限价等行政性管制措施正在逐步减少,另一方面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也在发力显效。目前,房地产市场预期已经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呈现出“止跌回稳”的态势,这一良好态势有可能得到延续并有所改善。他特别强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按照市场规律正常运行,而不应作为经济波动时调控的重心和目标。

  黄文涛表示,当前中国房地产的政策制定也汲取、学习、借鉴了日本的经验和教训。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从房地产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能够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增加消费者购房积极性和购房能力。

  “从供给端来看,住建部出台了政策,要在年底之前对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再增加两万多亿的贷款,到年底增加4万亿元的贷款,这是前所未有的政策努力。同时也通过再贷款、专项债各个方式消化房地产的库存,总体来看由于政策努力,最近房地产市场出现一定积极的变化。”黄文涛称,他基本同意房地产市场正在筑底的判断,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积极乐观的判断。

  产业变革正在形成新的全球布局

  谈及外贸进出口,卢中原强调了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政策和举措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还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卢中原提到,全球化是由技术进步驱动的结果。历史上都是生产要素流动和技术革新的产物。如今,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变革正在形成新的全球布局。

  “我们需要迎接的是,让中国的生产要素配置在全球范围内更加灵活,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扩大我们的配置空间。”卢中原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和地区经济合作正是为此目的服务的。

  他还提到了自由贸易区和双边自贸协定的作用,他认为这些机制为资本和商品的自由流动提供了平台。

  谈及消费,卢中原指出,消费本质上是家庭和个人行为。消费增长在总体上虽然不如投资活跃,但应该有一个更加活跃的状态。

  对于国家要不要大规模发债刺激经济这个争论,卢中原认为,应该把更多的钱集中在低收入群体上,收入水平越低,补贴越高,他认为阶梯型的补贴或者消费券是有用的。

  他提到,让劳动者在初次分配当中的收入提高,这也是要解决的问题。劳动者的报酬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但是收入比例逐步降低,这是不可持续的。卢中原称,随着劳动者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以及各项政策出台,包括以旧换新等鼓励消费等一些举措,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消费增长明年或比今年稍微乐观一些。

  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

  制造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今年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长4.8%,而工业前三季度增长5.8%,工业增速比GDP增速高1个百分点,对前三季度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贡献率接近四成。

  如何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在分论坛发言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提出,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型工业化顺畅流动,多措并举推动产融合作迈上新台阶。

  熊继军表示,新型工业化为产融合作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产融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深化政策协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交流互信,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形成政策合力,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精准施策。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推进产业政策与金融、财税、贸易等政策的协同,提升政策的整体效能。

  二是完善服务生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综合运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手段,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股贷债保”联动试点,实施成果的转化对接。联合技术攻关行动,构造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

  三是强化创新适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的适配性。推动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和各类金融改革实验区深化前瞻的探索,建设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加快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应用,支持金融数字化转型,助力防范化解风险,构建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良好局面。

  此外,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也表示,要稳住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合理比重,建立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和金融体系良性互动的增长机制和格局,实现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互通、共生共融,优化信贷结构,让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流向制造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

Tags: